您所在的位置:高唐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高唐新闻

高唐越战老兵撰写回忆录

发布:2014/8/16 11:02:34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林志彬
 33333333333.jpg

图为宋绍荣展示自卫还击战胜利的纪念品。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国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式打响。

  至今,这一战役已经过去35年。

  35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让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长成壮年,让哪怕铭心的记忆也已经淡化甚至湮没。

  但对高唐的宋绍荣来说,35年前的情景如在昨天,清晰可见:抢挖猫耳洞的艰辛、几米之内的生死之隔、保家卫国的使命感、难以相聚的亲密战友……

  经历了那场战役,体会了生死之别,宋绍荣的认识自比一般人深刻:和平多么珍贵,活着就要燃烧自己。

  目前,他写完了对越自卫还击战回忆录,以怀念战友、珍惜和平,回忆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活,激励适龄青年踊跃参军。

  惊险场景、生死情意、英勇气概……都在其厚厚一叠的回忆录中。

  一次经历:6米宽的盘山公路成为生死分界线

  宋绍荣,今年60岁,是高唐县姜店镇王仙村文书(村会计)。

  1976年,他参军入伍,在泰安新泰当步兵。1978年年底,随部队换防至云南红河州金平县,这里与越南搭界。

  途中,他和战友乘坐火车,走了整整9天。到达云南一下火车,身穿棉袄棉衣的他们,被当地人看作了“怪人”。当地气温高,人们从没有穿过棉衣。

  于是,宋绍荣和战友们脱掉一身的棉衣,直接就跳进河水,洗了个痛快。

  这成为他在前线最轻松的记忆。当时,他们都不知道前往云南是参加战役。

  随后,他被编入当地的部队,做炮班班长,开始参加实战演练,每个人身上携带的武器弹药在30公斤左右。

  半个月后,部队政委把他们召集到一起开会。“保家卫国是军人的神圣使命,对越自卫反击战马上打响,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在宋绍荣记忆中,政委对他们进行了战前鼓舞。

  1979年2月19日凌晨,宋绍荣和战友正式走上前线,根据命令,要攻占的目标是551高地。

  为了抢占有利地形,他们抄近路,从河里、密林、大山中展开了急行军。天明后,战斗正式打响,顿时,蓝天变成了暗黄色,阵地一片火海,到处浓烟滚滚。

  不幸的消息传来。当天,宋绍荣的一名老乡在转移阵地时牺牲。

  在抢占551高地的途中,我军两个连被困在盘山公路的一个拐弯处,其中就包括宋绍荣所在炮兵班。

  敌军居高临下,在多处山头安装了暗堡,对我军的动向看得一清二楚,便疯狂射击,一时子弹如雨。

  这一战,我军损失巨大。其中一个班损失牺牲大半,剩余人员直接并入宋绍荣所在的炮兵班。一边是陡峭的大山,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涧,中间是6米宽的盘山公路,这就是当时我军面临的局面。

  公路拐弯处就是我军藏身处,前进一步,便暴露在居高临下的敌军眼前,屡攻未果;最后,我军准备撤离,但撤也会暴露自己。穿过6米的盘山公路,滚下山涧,是唯一的生路。

  天色渐晚,在夜色的掩护下,我军开始撤离。一个,又一个战士,有序地穿过窄窄的6米公路。有人幸运,有人中了子弹。当该班副班长陈友国穿过公路撤离至山涧边沿的草丛时,敌军冲着他一阵扫射,顿时尘土飞扬。

  看到这种局面,宋绍荣顿时感觉,战友牺牲了,心疼得直掉眼泪。当他最后一个安全撤下,便开始在山涧的密林中寻找失散的战友。当大家聚到一块儿,已经到了后半夜。更大的好消息是,陈友国没有牺牲,只是皮肤轻微擦伤。

  经过一天的战斗,大家又渴又饿,就地便倒下睡着了。随后,宋绍荣带领战友钟荣华、邓其能去找水。在一处山泉处,他们发现了我军很多战友,大家都在接水。接满所带的水壶,他们三个迅速返回,以便让战友解解渴。返回途中,天开始变亮,他们看到几个人躺在路边,原以为是我军战士,上前一看才知是被击毙的敌军。

  宋绍荣参加的第一天战斗,就这样过去,几乎没有合眼。这一战,我军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有的班牺牲过半,很多人没有穿过6米宽的盘山公里。

  抢占一个高地,又一个高地。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抢占高地,一直伴随着宋绍荣。这一战役是一个缩影。

  一个感悟:深知和平最珍贵

  战斗进行至第二天,我军为抢占551高地加强了兵力。

  宋绍荣带领的炮兵班,负责炸毁敌人的碉堡,以为我军强攻扫除威胁和隐患。严峻的形势,不允许战士寻找平地支好炮。于是,一个人扛着炮,其他人放入炮弹,就发向敌军。

  前进中,宋绍荣和战友,一边躲避着敌军的枪林弹雨,一边观察着敌军的炮弹。常常是,敌军发射过来一个炮弹,炸一个坑,我军战士便跳进弹坑作掩护,一路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逐步接近敌军的碉堡。

  其间,他们遭到敌军多次反击,便只好撤离到猫耳洞内,择机继续进行。

  猫耳洞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使用最多的防御工事,就是形如猫耳的山洞。可以说,每占领一个山头、高地,我军的第一任务便是尽快抢挖猫耳洞,以防御敌军炸弹袭击。洞口背着敌军的方向,选择的山坡越陡越安全。

  最终,宋绍荣带领的炮兵班摧毁敌军三个碉堡,为我军占领551高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战斗进行至第三天,我军如愿占领了551高地。

  在这次战斗中,宋绍荣还执行了一次特殊任务,解救被困在敌军碉堡下两天的某班。当他带领战友将食品、弹药以及准备撤离的命令,送到该班被困处时,战士们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八班班长,谢谢你们!”

  抢攻高地,潜入敌军腹地,救援被困战友,或完成突袭任务,护送伤员安全撤离到后方急诊……在战役中,宋绍荣带领他的班一次次地接受艰巨任务,一次次地立下战功,仅炸毁的敌军碉堡就达8个。

  因此,他被评为“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

  在此次战役中,宋绍荣带领的炮兵班,尽管发射炮弹时总要暴露在敌人面前,但在他的带领下,机智躲闪,没有一人牺牲。战役结束后,该班荣立全班三等功,全营唯一获得二等功的战士,也出自该班。

  在一次战斗中,敌军一个炮弹打过来,落在我军作掩护的山坡下,顿时炸开了。宋绍荣知道,敌军这种炮弹一发就是5个,下一个炮弹可能就会落在他们藏身处,两炮之间只有几秒的间隔。

  他迅速命令大家,闪开,卧倒。不幸的是,一名战士被炸伤,胸口汩汩流血。他迅速安排两名战士,被这名伤员送到后方急诊部。

  还有一次,撤离中,他听到一阵呻吟声。尽管形势危险,但他并没有选择自保,而是循着声音,前往寻找。走近发现,这是其他班的一名伤员。手扶肩扛,他和战友一路护送这名伤员回到安全的后方接受治疗。

  战场上的伤亡,难以避免,非常残酷。

  这让宋绍荣深深体会到,和平有多么美好多么珍贵。但守卫祖国安全,是军人的神圣使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有时,战争是为了和平。

  一种奉献:村干部一干30多年,越干越穷

  随着战斗进行,我军节节获胜,战役趋于结束。

  1979年3月11日,宋绍荣和战友奉命回到安全的我国边境线,远离了前线。途中,战士们情绪高昂,品格高尚,争相帮助别人扛武器。

  在我国一个密林村寨,他们驻扎下来。这是他们近一个月来,第一次拖鞋脱袜子。由于长时间在水中行军,很多战士的脚和鞋“粘到了一起”,以致于袜子难以脱不下来。袜子脱下来以后,战士看到,脚趾已经腐烂。

  房东是一位老年人。老人看到如此情景,心疼得落下眼泪,并给战士端来洗脚水,并诚恳地说:“解放军同志,没有你们流血牺牲,祖国边境便没有安宁,谢谢你们啦。”

  吃饭时,老人拿出他用毒蛇泡了300多天的药酒,给每个战士倒了一杯。在当地,这是招待贵重客人才拿出来的珍贵物品。

  在此休整数日,宋绍荣和战友给老人砍柴、扫院子、打水,还有插秧。短短的日子,他们和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意。这位老人和村人为他们包了以前从没有吃过的一种水饺。

  当年3月17日,宋绍荣回到云南省思茅地区营房,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

  1980年,宋绍荣退役,回到家乡。1983年开始,他担任村团支部书记,1984年正式进入村两委班子,担任副主任。

  至今,他担任村干部已经30多年,历任4人村党支部书记。现在,他仍担任文书(即村大队会计)、综治主任、计生专职主任等数职。有时,为了忙村务,他通宵达旦。

  在他心中,基层村干部不能做“敛钱官”,而要做“服务官”。

  这些年只要村上有事,他从不推托,总是先放下自家的事。

  1990年秋,正值玉米收获时期,赶上了人口大普查。活动持续了40多天,他没有耽误一天。其间,农田全是妻子一人照管。好在,妻子通情达理,对此毫无怨言。

  不仅甘于奉献,他还“爱管闲事”,村上谁家有了矛盾纠纷,他必到场,并总结了一套诀窍:正在进行的打斗,必须“热处理”,马上制止;其他的恩怨纠纷,则要“冷处理”,以给双方反思的余地。这样调解起来,就更加容易。

  其间,他也挨过冷脸,吃过闭门羹,但他从不气馁。他给自己立下一个原则:调解必须彻底,不留后遗症,以让双方真正重归于好。

  当村干部之前,他开过油坊,弹过棉花等,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担任村干部后,这些副业都放弃了,自家农活也常常耽误。至今,宋绍荣一家仍住在较小的院子里,屋内摆设也较陈旧,日子可谓越过越穷。

  宋绍荣认为,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在战场上的功绩,每月都发给他几百元的生活补助金。当基层干部,应该吃亏,为民伸张正义,才心中无愧。

  (记者 林志彬)



扫一扫关注高唐信息港微信公众号知高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留言反馈
| 帖子处理申请表
Copyright © 2003-2009 gaota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