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高唐信息港 > 高唐资讯

高唐故事 | 李恒国:家谱情缘

发布时间:2019/12/25 14:50:51 来源:转载 浏览 作者:佚名

本人生于八六年,是一名八零后。有人认为八几年的孩子可能生活水平就提高了一些,儿时没吃过那么多的苦,受过那么多的罪。可是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儿时虽然多彩,但也带着一份苦涩。我记得电视剧《渴望》《霍元甲》,我记得郑智化的《水手》,我记得电影《地雷战》《地道战》。我还记得拿着马扎子去戏园子里看戏。记得冬天去地里下网逮兔子,去河里挖胶泥,七八岁就下地干活,夏天放了暑假,大人都午休,我拉着自制的小车去地里拔草喂牛。而那时候的“二牛杆”“耘锄”包扣牛,现在都基本看不存在了。过麦的时候从场园里起场,堆麦子,去粮所里跳公粮。棉花收了,拉着去棉花四厂排着队卖棉花.....种种情景历历在目。

现在的我已经为人父,我经常教育儿子,给他讲我儿时的故事,他会听的入神,我告诉他好日子来之不易,时刻记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候上学放学从来不用父母接送,自己骑着大金鹿的洋车子去邻村上早学,家里没有闹钟,迷迷糊糊的半夜起来,一看学校没人,自己再骑着车子回来,以至于吓得下夜班的老大爷不敢往前走了。我所说的这些,无非就是想多告诉儿子从小不要生活在安乐窝里。八零后的我,从小爱看一些小人书,故事会。入迷的时候卖破烂去买个手电筒买故事会,晚上藏被窝里看。看书看的多了,同时也受祖母的影响,我特别喜欢传统文化,特别喜欢遗留下来的古传统。记得过年的时候去院里拜年,到了辈分高的人家会看到屋里挂着中堂,上边写着好多名字,还有一些牌位,我会很好奇的看,问问祖母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祖母说,这是咱们李家院里的家谱,只有族内辈分高的人才可以悬挂,中国除四旧的时候都烧了,这是当时侥幸遗留下来的。当时我对上面的东西非常痴迷,我多么希望能看看上边到底写的什么,我非常想知道我们这个家族到底从哪里来。可是,家谱是很神圣的东西,我一个孩子却无从研究,就是看看都没有机会。就这样梦想一直保留着。

记得那是九七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吃完饭已经躺被窝里了,那年我念四年级。院里的大爷手里拿着好多纸来到我家,他说我父亲写字写得好,让他帮忙写字打打稿续修家谱。我一听是家谱,立马打足了精神从那里看,只记得父亲当时用小毛笔写的很仔细。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家谱,也了解了我们家的祖辈情况,同时我和弟弟的名字也第一次写到了上边。大爷说,因为种种原因这是民国十三年以来的一次修订。年数久了,需要增添的东西很多,还要和族内多人商议。家谱弄好后我就问父亲,咱家为什么没有一本啊我想看看。父亲说:“整个家族一共3本,都从辈分高的老人家呢”,当时给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地遗憾。多年来也不曾看到。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转眼间来到了2015年,我30岁。族内很多辈分高的老人已经相继离世,其中也包括我的祖父祖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邻居大爷家串门,因为还有几个月就要过年了,大爷家买了中堂,想过年的时候挂上。我终于看到了家谱,也亲手翻动了一下。我和大爷聊了很多,他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现在又是新时代,村里的人都忙着打工挣钱,年轻的也不爱好研究这个,以至于家谱多年未修订,甚至还有的家谱已经丢失,仅存两本了。他说他多么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够拾起这些事,能够让这些传统的文化继续传承。我听了他说的话,表达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说如果我愿意做,他愿意去跑腿,去各家各户问,重修家谱。我不敢相信,从一开始的不能触摸,不能看,到现在的有机会去修订。我感觉我的责任很大。终于历时两个多月,我重新修订了目前最全最完整的一本家谱,我制作了电子版,同时把以前的都复印了,因为几百年以前的字和事,我心中只有敬畏,不敢擅自改动。古人手写的毛笔字让人看了不得不佩服,赞叹!每次修订后都要写一份序言,简单的介绍以前,也会对未来有个要求,我写了一份草稿拿给大爷看,念给他听。他听完后很激动,他说他年龄大了,终于可以放心了,同时也告诉我一定要继续传承下去,不要让以后的孩子不了解历史。我手里有了一本自己参与修订的家谱,通过修订我知道了家族的情况,我也了解了好几百年来祖宗留给我们的教导,教育我们如何做事做人。

我只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不要生活在安乐窝里,要懂得吃苦,要多了解历史,因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毛笔字,传统乐器要积极学习,更不要过一些洋节,要多了解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这不光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我也希望咱们年轻的80后爸爸妈妈们多给孩子讲讲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孩子们多了解传统文化,以至于永久流传,生生不息!做民族的接班人!   

作者:李恒国 高唐县梁村镇于庄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