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都宫】 为宋时创建的道观,金时名慧云观。元时,有道士真常真人承制,又名长春元都宫,今人俗谓三清观。址在原州城西南。 此道观,自创建以来几次修建,但规模不大。到元时,道士真常真人不用敛化之资,不求赞助,罄自身一人之力,积四十年方修建完毕。整个道观,太极殿、东华殿、丈室、廊庑、仓库齐备。殿址辇石以砌之,巍峨宏伟;丈室以为重楼,花竹静深。后又增修宫宇70余列,置宫田400余亩。因此,元都宫逐渐成为当时高唐一大景观,时人按道家语,称之为“福地”。至今,当地六十岁以上者,仍能记其址。清宣统二年,县创设女子初等学堂,民国五年又添设高级,名“女子高等学校”,校址即设于三清观,直至民国十八年才与县立第一小学合并,迁出。
【静轩书院】 清道光十六年《高唐州志》载:址“在州治西南,元至元间,翰林学士承旨阎复致仕。朝廷嘉其文行,为建书院,今废。”
【回銮殿】 在高唐旧城东南三里,皇殿村东,明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为太子时,均曾驻跸于此,后人修“回銮殿”。今已没。
【高唐钟鼓楼】 位于北湖路西侧与鼓楼路交汇处,鼓楼路从楼下通过,原名钟鼓楼。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地震波及高唐,钟鼓楼受损倾斜。为防险,经县政府批准,于8月将其拆除,其物料作为高唐县电影院的建筑材料。
钟鼓楼于明景泰四年(1836年)由知州赵玉始建。至清,楼之基址剥蚀殆尽,旧钟破损卧于荆棘之中。康熙三十年(1691年)知州谈重修,铸新铁钟于重九之日悬于楼上,并名钟鼓楼为魁光阁。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知州徐宗干重新修葺。增置鼍鼓、大云磬等物,上层塑魁星像,东廊置前贤题诗勒石。
钟鼓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由楼基和两层主楼组成,总高15米,高大雄伟,有“高阁凌云”之称,是当时高唐的象征。楼基是青砖砌成的长方形高台,占地120平方米,南北长12米,东西宽10米,从下往上渐有收分,垂直高度7米。台上四周建有高1米的女儿墙。顺街为拱形通道,形似城门。门宽4米,高5米,深10米,供行人车辆通过。楼基西面,通道南侧有一小拱门。门内为登楼的唯一台阶通道。楼基之上为主楼,全部为木结构,柱梁檩椽纵横交错,卯榫衔接,环环相扣。主楼的下层为大厅,南北长8米,东西宽6米,高4米。东西有廊,环楼8根立柱支撑飞檐。主楼上层,地面4米见方,高4米,为悬钟之处。在建筑形式上承袭宋元,结构上则基本保留了明初的建筑风格。
旧高唐城内,以钟鼓楼为中心,地势最高,东、西街自钟鼓楼始,由近而远,逐渐降低。南北街则降低坡度更大。因此,从四周观看钟鼓楼,楼阁更显高大巍峨。古迷信传说,钟鼓楼下为高唐地脉所在。据传其下与城西二十里之龙井相通。清道光十三年任高唐知州徐宗干《魁光阁诗》说:“千年地脉通龙井,一带人烟绕爵堤。”
【天齐庙】 本名东岳庙,自唐玄宗封禅泰山后,曰“天齐”。旧唐书:“明皇封禅泰山,加号天齐”。高唐旧志载:天齐庙“在州城外东北一里,明正德七年王宗建。”高唐境内庙宇极多,而以岳庙为最,并尤以此东岳庙香火旺盛。高唐旧志载“明嘉靖六年碑记”,记载十分详细,充满迷信色彩。碑记载,明正德年间,州民王宗,字德瑞者,曾远登泰山之巅,祈求子嗣于岳神,并且恤贫济难,建修颓败庙宇。正德壬申年秋七月(1511年)高唐遭流贼之难,王宗夫妻幸免于难。人们认为这是积善的结果。第二年,王宗感到与其远冒风霜进行祈祷不如斥资立于当地,朝暮供奉。否则就如石崇家的金谷园,现在只有溪水空流,自己富有又有什么用呢?于是在东城北,选高平土地若干亩,翦除茅草,动工兴建东岳庙祠。赞助者纷至沓来,不长时间即告成功,这就是后来的天齐庙。所建庙宇,壮穆宏大。大门以精坚木石建成,并施以彩绘;二门三间,列莺虎神祗之位;中央为正殿三楹,左右建廊庑各五间,列善恶报应之祠。五年之后,秋夜大水,城外的村舍被水淹没,百姓到庙中避灾得生者1000余人。众人更感到这是神功感召。事后,在门东空地建筑堂屋三间,门额曰:“聚贤”;门西建筑规模和东边一样,并穴地为泉,积石为山,植花木于石阶之南,门额曰“聚景”。清乾隆八年进行重修,道光十一年,高唐十路绅士又重新捐修。
此天齐庙早已坍塌拆除,遗址为公共场所和民房所占。2002年,高唐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由烟台天马产业公司建成天齐庙商城。商城由原遗址向四外扩展,占地面积达201亩,集商贸、居住、休闲、娱乐为一体,使高唐更加增添现代化城市风貌。
【花姑庙】 高唐县境内,旧有花姑庙多处,是为纪念棉花女神而建。现有据可考者有两座。一是高唐城东祁寨村花姑庙。其庙宇建筑情况已不可知,曾有遗留残碑,从上面看,重建年代是公元1431年,即明朝宣宗(1426~1435年)年间。二是高唐城西八里处,韩屯西、赵庄东南之花姑庙。据传此庙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大殿内供有三尊神像,为道姑打扮,大殿前修有大香池。每年阴历正月二十八日“花姑节”,周围群众便于此赶庙会,实为春季农业生产物资交流会。
【鸣山书院】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时龙图跃任高唐知州,因义学设于城内,授业便于城内而不便于郭外之士,于是于东关驿道之旁(今一街村怡园小区一带),择空地,筑草堂数列,环以围墙,并购膳田五十五亩九分一厘二毫,做为脩脯之资,延师授课。因近处有鸡鸣山,故名书院曰:“鸣山书院”。当时虽有书院之名,而实际为义学性质。至乾隆三十六年,知州汤登泗,对鸣山书院旧址拓地增修,使之始名实相符。道光年间,知州崔又于书院内添建考棚,做为考院。历经修建,鸣山书院规模扩大,建置完备。其间有魁星阁、文昌阁、讲堂,考棚等。二门之前还立有“绵驹故里碑”、“安琪碑”,龙图跃立学碑记、王家柱勒石条规等。此为鸣山书院旧址。光绪年间,经城内绅士张文煊等公议,申请将鸣山书院移于城内。址在今古楼东路西段路北,现司法局及其西邻一段。1925年,高唐旅济同乡会推举金石兰等建高唐中学,在鸣山书院拆考棚,建教室、宿舍、办公室。自此,鸣山书院成为高唐县第一所中学。栏目合办:县档案局 县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