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声,笔名王声。祖籍山东省高唐县杨屯镇大王庄。1933年10月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
幼年随父母从延安到四川。高中时期参加进步社团及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的学生运动,为人生观奠定了重要基础。1949年重庆解放,他和同学们一道报名参军,在二野军大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剿匪反霸斗争。1950年6月分配到二野33师文工队工作,随即出川赶赴东北,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前线,环境虽然艰苦,精神却昂扬振奋,文工队员时刻受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育,队员们要求“一专三会八能”,除了演戏、唱歌、跳舞,还要能写相声、编快板、刷标语,毛泽东的革命文艺理论潜移默化地埋进心底,也奠定了他一生的文艺观。
1955年从朝鲜回国后,转业至铁道部四局文工团。曾带职下放,深入生活,参加了宝成线、石太线铁路建设。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人阶级的奋斗精神,都使他深深感动,他开始自觉地拿起笔来讴歌现实生活,创作了歌剧《莲花塘》、《列车之歌》、《耍龙灯》等作品。1962年调湖北省话剧院任编剧,正式从事戏剧专业创作。
在省话剧团,他一面深入实际生活,参加“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面参与编辑新四军五师革命回忆录。先后创作了反映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型话剧《雨过天晴》,表现工人勤俭创业的大型话剧《永葆青春》,歌颂“二七”大罢工的大型话剧《二七烈火》,反映新四军五师中原突围的大型话剧《血沃中原》,表现我党特赦国民党战俘的大型话剧《咫尺天涯》,先后参加了湖北省、中南地区和全国的戏剧会演。
1972年率创作组赴西藏地区测绘部队深入生活,作为内地首批赴西藏的戏剧创作队伍,在拉萨、日喀则、亚东、岗巴等地目睹了风雪高原从封建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沧桑巨变,亲身感受了百万农奴对解放军的鱼水深情,受到极大震撼。他说:“我走进了西藏,西藏也走进了我的心灵”,创作修改的大型话剧《高原风雪》,成为在十年“文革”期间唯一一部歌颂人民解放军丰功伟绩的戏剧作品,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300多场,1974年参加全国文艺汇演,受到广泛好评,并被《平原作战》创作组改编为现代京剧。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投身影视创作,先后创作了电视剧《乡邮》、《头戴国徽的人》、《山情》、《铁哥们》、《金雨》、《陈兵神农架》、《龙头大哥》、《啊!无人区》等30余集电视剧本。摄制完成后在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播映。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应湖北省精神文明办公室之邀,又先后编导摄制了《楚乡情》、《奉献者之歌》、《春雨繁花》、《金杯闪闪》、《蓝天铺路人》、《不尽的征途》等二十多集讴歌湖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事迹的电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播出,有的获奖,并在《解放军文艺》、《长江文艺》等刊物上刊登。发表了《铁流之歌》、《乡邮》、《一个外科医生的春夏秋冬》、《他们要去台湾》等多篇报告文学。
多年以来,西藏已经成为他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上世纪末,西藏地区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怀着心系西藏的炙热情感,关注西藏革命的风风雨雨,他痛感当时反映西藏革命艺术作品太少,认为艺术作品应该理直气壮地宣传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丰功伟绩,歌颂风雪高原的巨大变化,宣传藏族人民的翻身解放。他决心把和平解放西藏那场尖锐复杂的冲突搬上荧屏。1994年,在西藏自治区宣传部的领导下,他作为主要编剧之一,几赴西藏,学习党史,收集资料,历时三年,几易其稿,终于创作完成了题材重大、主题恢宏的大型电视剧本《西藏风云》。该剧对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央电视台和西藏自治区宣传部联合摄制后,于1999年10月欢庆建国50周年时,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映,人民日报就《西藏风云》的播映发表了评论。2000年,该剧获得中国电视剧第20届飞天奖特等奖以及国家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事业创立的骏马奖第八届特别奖。 (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