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春
王洪春,1925年生于高唐县城。从小随祖父生活,后到济南求学。1944年毕业于山东省立高中,后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学系,1948年毕业。由于成绩优秀,被推荐到前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课题研究组长。1990年退休,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一生励志于植物生理学研究工作,将理论与实践、学科与科研任务很好的结合起来。初参加工作时,就自己动手制造过温度实验箱,可以从自然条件下的低温到高温过渡变温而且工作稳定,达到实验要求。上世纪五十年代,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事水稻高产问题的研究,亲自下农田搞田间试验,掌握水稻生产技术,并对施肥特点进行生理上的总结和论证,为推广水稻丰产措施和管理“三熟制”地区晚稻移栽期限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结合上海地区发生的冷害问题,开展了从水稻开花到成熟期间的耐寒性和耐热性的比较研究工作,提出了防御冷害技术理论,指导了抗冷栽培和气象预报工作,同时也为上海利用长江口长兴岛的特殊有利气候条件引种柑桔提供了科学依据。上世纪六十年代,负责我国第一个大型人工气候室工作,凭着一向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推动了监控机构的改建,使温湿度控制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植物生理研究赶上国际水平作出了贡献。
拨乱反正后,他再次焕发科研青春,投入生物膜与植物抗逆性研究中。1978年开始建立并从事生物膜结构功能与植物抗逆性关系的研究,所得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
任职期间,治学严谨执着,乐于助人,学术上不保守。上世纪八十年代应邀到各地讲学,在中西部地区介绍有关的科研新趋势,引起当地植物抗性基础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纷纷要求到上海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只要有需求,他都欢迎来实验室实验、研究,进行学术交流,并无偿提供研究试验用的仪器药品。他还为当时没有条件进行这类研究的机构代培研究生,用实际行动支援了中西部地区。
由于领导或参与的研究项目成绩显著,1978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颁发的协作奖;1979年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987年因主持“膜流动性在植物抗冷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1963年、1979年、1982年先后三次被评为植物生理研究所先进工作者,还曾多次在其他学会受奖,多次代表中科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或中科院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1986年代表中科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三次国际植物抗冻学术会议,这在我国还是首次。美国、日本、苏联、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哥伦比亚、联邦德国和中国共4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获得业界一致好评。
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数本,其中《生物膜与抗逆性》一书供不应求。
除负责科研任务外,他还热心群众工作。建国初期在中国科学院领导下,组建了工会俱乐部,在歌咏队、舞蹈队和话剧队开展宣传活动。他严于律己,关心他人,敢讲真话,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得到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评价。改革开放后,连续三届兼任中科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会副主席、主席。在上世纪住房困难的年代,他有三次机会被选为应该分配房屋的领导成员之一,但他却要求家人支持他的工作,不参加申请分配房屋。他走群众路线,倾听不同意见,分房公正透明,每次都较顺利地完成十分敏感的分房任务。1990年被评为科技系统工会积极分子。
2007年因病去世。(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室供稿)